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济南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您的位置: 110济南网 > 济南新闻 >

41万溧水人绽放“幸福表情”

110济南网 时间:2010-11-27 12:39:16

  新华报业网讯 翻看溧水近5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评语两个字:“漂亮。”5年前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在全省52个县市中排名倒数,可近4年翻两番,增幅跃居全省第四。今年1—10月保持29.9%的增长,增幅在南京市13个区县中保持前列。

  比这更漂亮更生动的,是记者在田头、社区、农民家,真真切切感受到了41万溧水百姓绽放的“幸福表情”。

  溧水县委书记项雪龙说:“发展经济是基础,是手段,是过程,目的是改善民生。虽然溧水的财力总量还不算大,但只要定位‘民生为天’,就能做好‘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事业’、‘环境’5篇民生大文章。”

  发展的首要在于创造岗位——

  告别“离乡背井”,就业就在家门口

  曾经,溧水几万人为谋生到上海、苏锡常、广州等地种菜、当保姆。5年前,项雪龙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说:“百姓抛妻别子、离乡背井去挣几个打工钱,幸福吗?溧水发展的目的不是要GDP有多高,而是要多创造就业岗位,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如今,这些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8月13日,天刚透亮,溧水和凤镇返乡农民创业园一片忙碌,许根娣把采好的两大包空心菜和蚕豆送到园区大卡车上后,骑电瓶车回家,为老人和即将念高三的女儿准备早饭。去年,听说老家平整了土地,修好了沟渠,建设万亩农民创业园,在无锡种菜的许根娣夫妇一合计,告别了17年的漂泊,和几百户散落在无锡郊区种菜的老乡一同回到了家乡。“我们都40多岁了,如今可以一家人在一起了。我家包了30亩地,开支比在外小得多,一年可净赚几万块。”许根娣感到很舒心。

  下岗工人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在溧水各类创业园里,已有800多名创业者,创造了5000多就业岗位。沙塘庵粮食交易市场本是农民自发形成的小市场,政府牵头成立粮油实业公司,注册“湫湖”牌大米商标,建设仓储和烘干设施,组建中心化验室。总经理孔祥天介绍,政府无偿提供这些服务,市场年交易量八九亿元,比几年前翻了两番,30多家经营者全是农户,整个市场常年用工400多,临时用工2000多,400多位农民经纪人,为市场运输的卡车300多辆。

  8月13日上午,溧水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润立”、“晨伟”、“晨光”等116家企业在此提供了包装工、车工、铣工、模具工等2363个岗位,月薪1500—2800元。从英才职业技术学校刚拿到电焊工初级培训合格证的孙云飞一下就被长安集团相中,他说:“培训对路,而我只花了一半的学费,另一半还是政府补贴的呢。”      

  县人社局副局长周金刚介绍,这几年溧水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轻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增长迅猛,去年全县新增就业岗位近两万,今年上半年又新增1.36万个。为减少就业障碍,全县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每年省里下发的培训券都不够用。去年提前一年成为充分就业县,还吸引了6万多外地人就业,溧水从劳力输出县成为劳力输入县。

  建设的首要在于安置好百姓——

  拆迁追求“零过渡”,保障力求全覆盖

  8月12日,39度高温,幸庄佳苑20幢103室空调开启,满屋清凉,李永富老人怡然地在看电视。溧水县城要向东南方延伸,去年草庵村列入拆迁,李永富不忧反喜,天天脸上带笑。李永富说:“拆迁有三喜。一喜新房有‘两证’,可以上市买卖,以前的老房只能自住;二喜还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换了3套新房;三喜‘零过渡’,老房子还在那没拆呢,我们就住上新房了。”

  环顾四周,记者发现,幸庄佳苑可以说是全县最好的地块,离老城只有1公里,县医院、全县最好的中小学幼儿园、文体设施都聚集在周边。溧水县住建局副局长王永介绍,这几年,县里努力追求拆迁零过渡,先试点,后推开,先建后拆消除了心理和物理的拆迁动荡,像城南新区的1000多拆迁农户都是乐呵呵地搬进来的。

  妻子和老父均残疾的低保户叶明能,无论如何想不到有朝一日也能住上套房,去年县里为他提供了安居苑68栋503室这套54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租金31.2元,“这个价格还不到我以前租小披子的1/3。”

  近年来,溧水对全县人均住房低于20平方米、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实行住房应保尽保。今年摸底发现县城还有209户困难家庭住房不达标,他们的保障性新房已经开建,明年6月交付使用。

  如今,不管刮风下雨,金坑圩村86岁的徐随富老人都不怕房子会倒。去年,政府出资1万多元翻新了他3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溧水对农村危房“有一改一”,3000户住房被“强筋健骨”。让徐随富老人乐呵的还有很多。除了低保金,他和老伴每人每月能领到60元养老补贴。去年底,他还领到一次性老人补贴500元,70多岁的老伴领到300元。县民政局副局长程民说,全县共有6万多老人按月领取养老补贴和年终尊老金,补贴标准还将逐年增长。

  新区的首要在于提供公共服务——

  抛弃“卖地冲动”,青山绿水还百姓

  老县城往南,无想山脉之下,正在铺开新区建设。投资1.8个亿、占地300亩的体育公园里,7000座的室外体育场、4000座的室内体育馆、游泳馆一应俱全。虽说体育场还有一个月才能交付使用,可每天晚上,已经有人在塑胶跑道上跑步,公园林地也成为散步者的首选。

  隔着一条马路,溧水文化艺术中心正在设计中,年内开工建设。实验小学、县中、县医院……新区建设,公共配套先行。县委县政府强调:“新区建设首要的不是卖地赚钱,而是弥补主城公共服务不足。”大西门街96号的西苑公园,绿树成荫,木椅成排,溧水人都爱去。休憩于内的居民说,公园原先只有28亩,还要收费,后来旁边的工厂拆迁了,公园扩大到60亩,反而不收费了。“拆迁工厂政府花了1000多万元,腾出来的30亩地少说也能卖上亿元,但政府心甘情愿为城市优美环境买单。政府说,老城改造,不是重新建设,而是做减法,把空间让给百姓。”

  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日益凸显。石湫镇西南边,顺着一条清水蜿蜒而上,一个转弯处就会陡然出现一座明镜般的湖泊,12个水库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青山之间。村民说,以前这些水库边有猪棚鸭棚,乱七八糟,看不出什么景致。去年政府投入近2000万实施环山河整治,12个水库清理联通加固,形成蓄水量408万立方米的天然取水源,惠及4个村2万多村民,沿岸10里成了人间仙境。

  环境美,风气正,溧水人的精神面貌焕发出新的光彩。溧水有2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撒播着无私奉献的芬芳,百位“五老”义务在网吧逡巡,为幼小的心灵建筑防火墙。从道德模范评选、邻里节活动,到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机关创建,全城弥漫着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幸福感荡漾在溧水人心头。

  本报记者 俞巧云 颜芳 本报通讯员 杭韬 马里兵 赵敬翔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27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